今天给各位分享阴离子放电顺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解池阴离子放电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阴极:得电子能力 氧化性强的优先放电 放点顺序即氧化性顺序
Ag+Hg2+Fe3+Cu2+H+(酸中H)Pb2+Sn2+Fe2+Zn2+H+(水中)Al3+Mg2+Na+Ca2+K+
阳极:放电顺序即还原性顺序:
(除Pt、Au外)金属单质S2-I-Br-Cl-OH-含氧酸根F-
用石墨、金、铂等还原性很弱的材料制作的电极又叫惰性电极,理由是它们在一般通电环境下不发生化学反应,用铁、锌、铜、银等很还原性较强的材料制作的县级又叫活性电极,它们作电解池时先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总之,阳极若是惰性电极就看溶液阴离子放点顺序。这个在写方程式的时候很有用喔。这是我附加写给你的。
亲,采纳吧!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f-。
阳离子放电强弱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g+hg+fe3+cu2+h+(酸中的h)pb2+sn2+fe2+zn2+h+(水中)al3+mg2+na+ca2+k+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阴离子放电顺序,f-。
阳离子放电强弱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阴离子放电顺序,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阴离子放电顺序:ag+fe3+hg2+cu2+h+pb2+
sn2+fe2+zn2+al3+mg2+na+
ca2+k+。
阴离子放电阴离子放电顺序,指阴离子失去电子,即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
所以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其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但是要注意一个含氧酸根离子,so3^2-,它的还原性较强,强于i^-,所以它的放电顺序在s^2-和i^-之间。
所以其中的含氧酸根应该指的是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
而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即阳离子的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顺序。
金属性越强,金属的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但要注意一个,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在ag^+和hg^2+之间。
阴离子放电顺序:
S²⁻I⁻Br⁻Cl⁻OH⁻含氧酸根F⁻
阳离子得到电子或阴离子失去电子而使离子所带电荷数目降低的过程叫做放电。
铝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得电子能力远远小于氢离子得电子能力,所以这些离子不能在水溶液条件下在电极(阴极)析出;但在熔融状态下可以放电。三价铁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而非铁单质。
扩展资料:
常见的阳离子有:Na⁺、K⁺ 、NH⁴⁺ 、Mg²⁺、Ca²⁺、Ba²⁺、Al³⁺、Fe²⁺、Fe³⁺、Zn²⁺、Cu²⁺、Ag⁺等。
常见阴离子有:SO₄²⁻、SiO₃²⁻、PO4³⁻、CO₃²⁻、SO₃²⁻、S2O₃²⁻、S²⁻、Cl⁻、Br⁻、I⁻、NO³⁻、NO²⁻、Ac⁻等。
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
(1)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分析。
(2)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能进行分别分析。
在阴离子的分析中,主要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只有在鉴定时,在某些阴离子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才适当采取分离手段。
离子放电顺序(不考虑浓度等其他因素) 放电:阳离子得电子子而阴离子失电的过程。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还原性物质放电(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阳极(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银或银以前的金属)S²⁻>I⁻>Br⁻>Cl⁻>OH⁻>高价含氧酸根(水溶液中不放电) >F⁻
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金属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阴离子放电顺序,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Ag⁺>Hg²⁺ >Fe³⁺ >Cu²⁺ >H⁺ [浓度较大时] >Pb²⁺ > Sn²⁺ > Fe²⁺ > Zn²⁺> H⁺ [浓度很小时] > Al³⁺ > Mg²⁺ > Na⁺ > K⁺
1、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
上述顺序基本上与金属活动顺序一致阴离子放电顺序,即越活泼的金属阴离子放电顺序,其阳离子越难结合电子阴离子放电顺序,但Fe3+氧化性较强,排在Cu2+之前。
2、阴离子放电顺序分析
扩展资料:
两极的电极反应规律 (阳氧阴还)
1、阴极:得电子,还原反应
①(一般)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
②一定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争”得电子。
2、阳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①若为金属(非惰性)电极,电极失电子;
②若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争”失电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离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离子
阴离子放点顺序:硫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氟离子
关于阴离子放电顺序和电解池阴离子放电顺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